理论研究丨王晶汝:多措并举培育首发经济 持续释放消费增长动能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首发经济作出重要部署;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作为顶层指引,要求“积极发展首发经济”。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这是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首发经济再次被提及。长沙《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全面扩大有效需求,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见,大力提振消费作为2025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要用好首发经济这把“金钥匙”,开启消费市场新蓝海。
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消费中心城市,2024年长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524.92亿元,同比增长4.2%。2025年,长沙市正式印发《长沙市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该方案将首发经济等举措明确界定为提振区域消费的核心路径,旨在全面落实国家政策部署,把握发展机遇,夯实消费基础。
首发经济既促进消费端扩容提质,又驱动生产端转型升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对长沙大力提振消费、驱动产业升级、塑造城市品牌,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挑大梁意义重大。当前,首发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市场主体创新趋同现象持续加剧,差异化竞争优势难以形成;其次,产业业态布局与消费需求层次存在错配,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再次,商业模式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长期运营效能亟待提升。这些发展困境既制约着行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也对政策调控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育首发经济,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提振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从内涵特征来看,首发经济体现在提升经济增长动力、适应新发展格局上,特征主要表现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包括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商旅文体联动、从“区位依赖”到“要素聚合”,新产品新模式凭借高匹配度有效供给,满足居民高质量消费需求,从而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释放巨大内需潜力,实现消费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角色定位来看,首发经济在资源整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中扮演核心角色。凭借资源配置效率、创新驱动能力及产业链协同等综合优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新兴经济形态,首发经济通过三重机制重构市场运行逻辑:其一,显著提升消费市场弹性系数,突破传统供需曲线的刚性约束;其二,驱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供给体系的形成;其三,依托多维度场景融合实现消费边界拓展,在生产端催生高附加值产品、服务,在消费端借助场景融合实现“破圈”,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实践范式,释放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长沙培育首发经济要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发展格局。深度融合城市文化,构建区域消费新生态、激活特色产业新优势、构建错位发展新格局,形成不可替代的首发品牌黏性与消费认同,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双重提升。宏观层面推进制度创新、政策协调,找准内生消费需求,探明首发经济驱动消费升级运行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中观层面构建平台生态、丰富场景应用,释放创新动能、加强区域协调、推动绿色转型、深化开放合作与构建共享生态等维度。微观层面通过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提升消费者体验、支付黏性,构建多维度首发经济。与此同时,从长沙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未来产业出发,优化产业布局,构建首发经济产业体系,将首发经济与长沙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相结合,从区域统筹、业态结构、产业发展方面,挖掘长沙培育首发经济新动能。
长沙培育和发展首发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路径。作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核心引擎,首发经济通过创新供给激活潜在需求,有效破解传统消费市场的边际效用递减困境。作为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通过“首店+首发+首展”的复合模式,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再次,作为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通过打造差异化消费IP显著提升城市辨识度。通过供给端强化制度创新,建立首店经济梯度培育体系;在需求端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在生态端促进跨界融合,打造具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三维特质的消费新场景,最终达到赋能消费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作者:王晶汝,系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来源:星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