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评论 | 湖南日报:中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春秋假”

湘江星语 | 2025-09-19 15:16:30
星辰在线 | 作者:李焱婕 | 编辑:王闻扬

  原标题:中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春秋假”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保证学年总假期和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进一步释放旅游等服务消费潜力。

  这一政策导向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在进一步探讨其推进方向及实施细则的当下,或许我们应该追问一个核心问题:中小学生真正需要的“春秋假”,究竟该是什么模样?

  这一问题的答案,远不止于假期时间的挪移,更在于“春秋假”的内涵与体验感。传统寒暑假间隔较长,其间是连续数月的伏案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而引入春秋假,恰好能带来一份温柔的“缓冲”。春天识草木、秋日悟丰收,这些走出书本、深入大自然的实践,都是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不仅体现了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也折射出教育理念的科学转型。

  但也要考虑到,现实中的一些潜在问题可能会让假期变味。即便增设春秋假,一些孩子仍可能被习题填满,沦为“换地学习”;而在部分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匮乏,孩子们难以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双职工家庭而言,若无托管服务支持,春秋假反而可能成为新的负担。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原本的“温柔缓冲”恐将演变为“新焦虑源”。

  好在成都、杭州等地已开展有益尝试,比如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提供托管服务等。这些举措,为春秋假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经验,也表明政策实施应避免“一刀切”,须立足各地实际、完善配套体系,以稳健步伐持续推进。

  要让“春秋假”真正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心仪的“好假期”,更需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想办法,让好政策落地落细。尤其应关注弱势群体的假期体验,无论是农村孩子所需要的活动场地,还是困难家庭期待的公益资源,都要想办法给予切实保障。

  中小学生需要的“春秋假”,是一段贴合身心发展节奏的“休整期”,一个连接书本与世界的“实践场”。唯有当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四季流转中积攒力量,我们才能说,这不仅是一个新增的假期,更是一份滋养童年、助力成长的“礼物”。

【来源:湖南日报】

标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