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湘江评论:脱贫攻坚决胜时刻基层干部须“硬核”出击

湘江评论 | 2020-08-06 15:07:53
星辰在线 | 编辑:张妙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在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节点,基层干部必须盯紧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坚决做到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数据显示,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在取得较好成效的同时,受突发意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贫困户仍然存在返贫的风险。目前2020年已经近半,脱贫攻坚的任务明确、时间有限,写好“脱贫答卷”只有实干,别无他途。中国共产党是不畏惧任何艰难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斗争品质。面对脱贫攻坚的最后考题,在初心和使命面前,再大的困难也有解决的办法,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绝不能消极懈怠、颓废不前,更不能以种种借口推脱脱贫攻坚任务。况且“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坚守为民初心、坚定必胜信心、坚毅必成决心,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恪守为民之责,把脱贫攻坚的重任扛在肩,一定能“踏平坎坷成大道”。

  准确把握扶贫方向,坚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干部是连接国家和群众的纽带,是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是否执行到位的关键所在,在脱贫攻坚中所表现出的热情直接反映到群众的满意度上。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两重困难叠加,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但是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越到最后的攻坚时刻越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有歇歇脚、喝喝茶的想法。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基层干部要脚沾土地,坚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深入调查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深究原理,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状况、贫困程度,准确识别“病灶”,找准“病因”,时常站在群众的身边,换位思考,善于谋划,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难,让群众和基层干部拧成一股绳,聚集合力。

  精确瞄准扶贫“靶心”,坚持做实干肯干的领路人。基层干部服务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担负着人民群众利益和政治历史责任。当下,在这场持久战的战场上,剩下的攻坚堡垒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每个难点都有每个难点的突破口,推进脱贫重任不能亦步亦趋盲目效仿其他地方的脱贫案例,照葫芦画瓢,大搞一刀切,更不能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虚假脱贫。广撒网不如深挖井。精准扶贫要找准“靶心”,不能用“手榴弹扎跳蚤”,也不能用“平均主义”使用扶贫资金,“撒胡椒面”式的扶贫虽有效果,但毕竟是“蜻蜓点水”,成效甚微。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我们不应该喊出扶贫口号,也不应该设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层次从小事做起。脱贫攻坚不是终点,是贫困群众的新起点、新生活,打赢“攻坚战”不仅要完成任务指标“硬杠杠”,更要稳固成绩夯实战贫效果。为民办好事还需强化担当作为,扶上马送一程,对处于“过渡期”的人民群众要坚持“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继续落实主体责任不松劲、摘帽不摘政策保持扶贫政策稳定、摘帽不摘帮扶防止返贫杜绝脱贫不稳定、摘帽不摘监管让“贫困帽再也不想戴、不能戴”。一方面要加大攻坚力度,另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成效。从巩固脱贫成效看,制度机制是最好的保障。要通过建章立制,着力把一些长效促进脱贫的好的做法固化下来,并用于长期指导扶贫实践;着力推动“脱贫不脱帮”常态化制度化,对脱贫户的扶持力度不能减弱,不仅要“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

  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冲劲,拿出“狠”劲率先垂范。“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是中央对各地脱贫攻坚的总要求,也是百姓共享小康社会的迫切期待。而实现扶贫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实现贫困人民的小康梦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脱贫工作推进中,针对老百姓提出来的意见和上级督查出来的问题,要勇于给自己“找麻烦”,敢于向问题根源动刀子。在最后的收官阶段,为民办实事还需“硬碰硬”“实打实”出真招,要坚定为民造福的决心向“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发起总攻,凝聚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战斗力,挖掘出贫困地区价值带领群众找到致富门路。保证战贫效果还需依托“互联网+”优势持续推进科学发展,根据各村实际,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农村居住条件、饮水安全、环境整治、村组公路开通硬化、农田水利、农村电网改造等关系到突出民生问题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寻求符合各村各户实际需求的致富项目,充分利用各村各户特色资源,大力培育壮大特色效益农业、特色资源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让各村各户都栽好符合自身实际的“致富树”、“摇钱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既要改变脱贫地区的外在面貌,进一步释放脱贫地区的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也要着力提升脱贫群众的精神面貌,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能、新知识武装脱贫群众的头脑,助力脱贫群众翻开致富新篇章。同时,精准扶贫也要适度做“减法”,以对口帮扶建立帮扶记录为例,雷同的记录不但没有意义,也会浪费大量精力。对此,相关部门应从务实出发,减少展板表册挂图,对扶贫档案该删繁就简的绝不画蛇添足,该细化补充的应认真落实到位,腾出更多的精力集中发轫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扶贫档案“靶向精准”,扶贫工作沾泥带露,坚决避免把问题留给历史,奋力实现全面小康。

  2020年底前要全面脱贫,并不是说脱贫攻坚事业到2020年就截止了,基层干部在基层一线与群众打交道,其一言一行代表的都是整个干部队伍形象,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时刻,挑战错综复杂,基层干部精神抖擞的干事状态,比任何一个年度和一个阶段更加弥足珍贵。就像足球赛场上,越是快到“临门一脚”的位置,越要精准出击,否则容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也如徒手登山,越是临近巅峰时刻,越要百般谨慎、打起精神,任何傲气、懈怠、大意都能导致失败甚至丧命。光阴荏苒不等人,珍惜当下是关键,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能讲“二话”,要克服形式主义,坚持一“战”到底,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努力实现“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郑重承诺,以优异的成绩为近年来的努力划上完美句号,书写扶贫这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事业的新篇章。

     (作者:福映秋)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