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张毕生:一秒不差的智能制造总监
星辰在线2018-12-14

(博世长沙先进的工业4.0技术。受访者提供)

  星辰在线12月14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重浪 李林 通讯员 蒋耀明 陶玫每)智能制造在长沙蔚然成风,博世长沙以先进的工业4.0等技术,引领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作为博世长沙幕后的技术总监,张毕生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在一个个艰难的技术问题前毫不退缩,将人的智慧在工业时代发挥到极致。同时,张毕生也致力于带动本地智能制造发展,为中国智能制造添砖加瓦。

     几十年来,他严谨而讲究效率,像一块对时精准的钟表,分秒不差地运行着,以效率换价值。

(博世长沙技术总监,张毕生。)

  “智造”的魅力

  “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7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发布了《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长沙的智能制造正迈入新阶段。

  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长沙”),着重于为汽车市场研发、生产和提供有竞争力的配件,是湖南省首个工业4.0示范基地,也是全球工业4.0解决方案领先的践行者和卓越的供应商。

  12月6日,星辰全媒体记者来到博世长沙,见到了其技术总监张毕生。黑色工装,白色衬衫,腰挂工作牌,46岁的张毕生,看起来精神而干练。简单地寒暄后,张毕生带领着星辰全媒体记者,探寻博世长沙的“智造”魅力。

(博世长沙工业4.0示范生产线俯瞰图。)

  走进这座“超级工厂”,仿佛来到了庞大的机器世界,数不清的机器正在运转,似乎看不到尽头,“嗡嗡”、“吱吱”的声响不绝于耳,但并不嘈杂,一切显得井然有序。待走得更近一些,便能看到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橘黄色的机械手臂抓取、旋转、放置,收放自如,工人们则穿着干干净净的黑色工装,在电脑显示屏前进行人机对话,显得比机器人“悠闲”不少。

  2016年初,博世长沙工业4.0示范项目建设正式启动,经过中德专家们一年的设计测试,建成了全新第九代防抱死刹车系统马达装配生产线。“15套照相系统,每分每秒都在采集数据,自动上传,从数据采集、过程控制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博世长沙智能现场管理全自动化,真正实现‘人机交互’。”张毕生眼神里充满了自豪。

(机器手正抓取零件转运至其他工站。)

  这意味着,通过机器把人从过去简单、重复的岗位上解放出来,专注于研究分析和服务,从而促进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张毕生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如今,博世长沙已实现办公电脑对工艺参数的远程控制,从而使工作变得愈发简单和高效。智能化生产线自动汇报生产情况、自动换型,通过博世生产执行系统MES,设备自动根据博世标准工艺进行生产,做到了产品生产过程的全追溯,同时还避免了人员操作误差,进一步保障了产品质量。

  更聪明、更执着的人

  何为工业4.0?“工业4.0意味着将建成一个基于工业价值链的网络,从供应商到客户,将人、机、物全部联结起来。”张毕生介绍,例如博世长沙的汽车配件生产,可根据供给和需求进行自动调配,一条生产线上也能生产出丰富多样的产品,完成的产品将被包装并运往汽车制造商,传感器检测包装时产品的状态和位置,并将这些信息传到博世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实时持续监控整个供应链的产品质量。

  张毕生言谈平易朴实,仿佛这座大工厂里某位普通员工,孜孜不倦讲解着那些在外行人看来艰涩的技术。

  在博世长沙防抱死刹车系统(ABS)马达装配车间,一条近2米宽的过道,两条装配生产线对比鲜明:一边是传统生产线,工人们忙个不停;一边是全新的工业4.0生产线,机器人快速运转。

(人机交互控制面板。)

  这两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效率却相差甚远。传统流水线,12名工人,12.5秒生产一台马达;全新的工业4.0生产线,2名工人、5台机器人,7.5秒下线一台马达。一个小时内,两条生产线的产量分别为228台和480台。

  “与传统生产线相比,全新的工业4.0生产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质量损失减少30%,换型时间减少30%,同时将工人从机械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人”为核心,赋予全生产线自动化的设备智能。”张毕生看着眼前的生产线,面带微笑。

  聪明而高效的机器背后,是一群更聪明、更执着的人。“设备智能最终体现在‘人’上,人是最核心的因素。只有人才能赋予设备足够高的智能,让设备具有初步的模拟思维能力,因此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张毕生坦言,卓越的工业4.0生产线凝聚着自己及博世长沙众人的心血,从最初的理念到最后的成型,是日日夜夜的研发,不断试错与改进的砥砺前行。

  追求效率与严谨

  张毕生是湖南常德人,成长于当地农村,从小便成绩优异,高考更是以高分进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先后任职于LG、汤姆逊、法雷奥等公司,负责工艺与设备制造。

  2010年,张毕生来到博世长沙,多年的技术领域摸爬滚打,“吃一堑长一智”,让他看待问题有着长远而精准的眼光。在博世长沙,他规划着整个工厂的发展路线,制定策略、提出概念想法,然后有步骤地实验证明,不断地修改完善。他说,自己像过滤器一样,带领着技术人员不断地将问题与麻烦过滤掉,同时也将压力过滤在了前端,为产品带来质量,为员工谋求幸福。

  智能制造是一个不断更新换代的行业,为了与时代接轨,张毕生时常关注着行业的动态,参加行业论坛,了解行业资讯,给自己充电。

张毕生对生活和工作有着极其严格的自律,几乎分秒不差,像一块对时精准的钟表。从学生时代开始,他的生活习惯多年来始终如一,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在心中有个明确的日程表。如今在博世长沙,这块钟表依然精准运行,每天上午9点出现在办公室,下午5点半离开,工作上的进程和生活中的约定,几乎都没有拖延的情况。相比于加班熬夜,他更追求效率,工作时便快速运转,休息时便放松下来,户外运动或陪陪家人,时间不允许无意义的浪费。  

  这一点与博世长沙不谋而合。德资企业以严谨著称,博世长沙也不例外,那些井然有序的生产线,整齐运转的机器,认真工作的员工,无不展现着严谨的作风。同时它又遵循着人性化的管理,一位博世长沙的一线员工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在博世真的有家的感觉,因为它尊重每一位员工,别的不说,相比于那些血汗工厂,博世长沙周末双休的制度就很合理。”

  “我们希望员工有自己生活,而不是成为工作机器,这是作为人的基本需求,也是智能制造带给人的价值吧。”张毕生是有人文情怀的。

(本文作者与张毕生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张毕生、通讯员蒋耀明、星辰全媒体记者王重浪、星辰全媒体记者李林。)

  博世长沙自2005年投产以来,销售收入以年均增长30%以上的速度发展,先后获得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等奖,长沙市政府授予的“长沙工业三十强”、 “税收过亿企业”、“长沙市对外贸易十强企业”和“技术改造先进单位”。

  目前,博世长沙已为长沙锐博特、杰立特等本地供应商提供博世工业4.0相关软硬件技术培训,带动了本地智能制造发展,逐渐成为工业4.0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张毕生说,更多优秀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世界才会迎来智能制造的春天,而作为湖南本地人,他希望,智能制造在这片土地大放异彩。

智能制造看长沙(点击进入专题

【来源:星辰在线】

编辑:向虹云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