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推出专题报道聚焦长沙营商环境
德国百年名企为何将中国总部落户长沙?过去一年,长沙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跻身全国前十,优势何在?11月30日《中国日报》聚焦长沙营商环境,解码长沙重大投资项目的速度奇迹。
冯志伟 文新征 长沙报道
译文:
临近年底,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平台项目基地正在进行外墙幕墙施工及室内装修,该项目由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建设,主要建设种子质量检测平台、生物育种基因芯片检测平台、生物信息软件开发与分析平台等于一体的“水稻分子育种研发服务平台”,将为中国种业打造研发“航空母舰”提供共性平台支持。
长沙高新区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今年8月,位于金霞经开区的长沙传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启动运营,标志着长沙成为全国公路货运物流枢纽城市之一
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平台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只是今年长沙推进重大项目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2018年是湖南省产业项目建设年,长沙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展现省会城市新作为,重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今年年初,长沙市发改委制定了《长沙市2018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铺排重大项目1050个,年度预计投资3156亿元。截至9月底,长沙市重大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708.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5.8%。
长沙市长胡忠雄表示,长沙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行审批服务,期盼更多的企业家扎根长沙、深耕长沙、建功长沙。
尽管地处内陆,长沙正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海内外资本,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相继在此落户投产。长沙市商务局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长沙市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引进“投资额2亿元人民币、外资3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达135个,总投资达2092亿元。据了解,今年1至9月,长沙新设立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达到12家。
长沙黄花综保区作为湖南首个依托航空港发展建设的综合保税区,仅6个多月的时间建成了基本成型的现代园区
伟创力长沙智能制造产业园生产车间,该项目是长沙市今年新引进的500强项目,从1月29号签约到4月17号开工建设,仅用时78天时间
今年5月,德国卓伯根中国总部项目在长沙洋湖开建,这是德国百年企业卓伯根集团在中国的首个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
一家德国企业为何将中国总部放在内陆城市?
德国卓伯根集团总裁克里斯蒂安·卓伯根表示:“长沙是一座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而将中国总部放在长沙洋湖,正是看重这里的产业聚集优势和未来发展潜力。”
长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如今,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今年11月上旬,普华永道中国联合数联铭品、财新智库和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18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长沙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全国第十位,这一排名比上一年度上升了2位。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长沙已开通直飞洛杉矶、法兰克福、东京、首尔等多个国际城市直航,京广、沪昆、厦渝高铁在此交汇,是中国版图上的高铁黄金枢纽,5小时内可直达北京、上海等。
位于长沙望城区的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产业园由世界500强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一期300万支轮毂项目历时不足7个月,今年项目二期顺利实现投产
长沙县政务服务中心,该县推出了“2430”政务服务审批提速工程:企业开办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4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项目报建审批30个工作日内完成
长沙市立足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不断简政放权,进一步深化审批改革,今年以来,全市项目审批权限做到了应放尽放,立项审批时限从5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较法定20个工作日快了17天。
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雷泓介绍说,从2018年3月1日起,长沙市“多规合一”投资建设项目综合窗已试运行,将16个部门69个事项整合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同时,长沙将“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到所有省级园区及国家级园区,突出为企业集成服务。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已让前来投资的企业感受到项目建设的效率。一些重大投资项目更是创造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当年启动二期”的速度奇迹。
中国通号长沙产业园,“先锋号”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凸显“智慧”, 截至目前,长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已形成了有轨电车、磁浮车辆装备、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等产业布局
伟创力长沙智能制造产业园是长沙市今年新引进的500强项目,该项目从今年1月29号签约到4月17号开工建设,仅用时78天时间。2018年7月12日,伟创力长沙智能制造产业园第一批产品下线,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位于长沙望城区的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产业园由世界500强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一期300万支轮毂项目历时不足7个月,去年建成投产,今年项目二期建设也顺利实现投产。
长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平介绍说:“我们项目二期今年8月份就实现了试生产,之前的项目一期历时不足7个月,一位来自德国的工程师曾感叹,此类工程在国外建设至少需要2年!”(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