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湘江评论|理论|彭永: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听得见听得懂听得进
星辰在线2018-11-08

  彭永

  近期,国内两档电视理论节目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平”语近人》和湖南卫视播出的《新时代学习大会》,不仅收视率一路飘红,而且成为风行台网端、爆红大小屏的一道风景线,引发舆论热烈反响。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一周年之际,这两档节目的成功推出,是宣传思想工作从正本清源阶段进入守正创新阶段的重要成果体现。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宣传工作要更好地发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就要在“听得见”“听得懂”“听得进”上下功夫,努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导舆论、传递党的声音。

(点击进入专题)

  立足于“听得见”,搭建多维传播平台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每个媒体背后都是人。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是应付媒体,也不是利用各种公关技巧“忽悠”媒体,更不是对付和“摆平”媒体,而是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借助媒体融合趋势,善用现代传播手段,会使“十八般兵器”,搭建传播平台,努力让每一个公众能听到党的声音。

  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部门善待善用报纸、电视、电台等主流传统媒体平台,加强宣传策划和媒体合作,大力宣传推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和生动实践,打造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专题栏目,传播正能量。同时,要进一步建设好、运用好党政网站、官方微博、公众微信平台、手机报等新媒体传播平台,以权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完善、便捷的网络问政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政府自有媒体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还要进一步加强同大V、媒体人等较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之间的议程设置,引发网民跟风好评,形成舆论热词。

  立足于“听得懂”,建立鲜活话语体系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逐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新媒体舆论环境下,政府部门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立足于“听得懂”,加快构建舆论引导话语新体系。再好的内容脱离了传播形式创新,也必然会淹没在互联网浩瀚的信息里,形式和内容同样重要。

  首先,要在宣传与舆论引导过程中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其次,研究不同受众的特点与习惯,面对不同受众用不同话语传播。报道老百姓的事情,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多一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多利用普通民众的视角,多契合他们的需求,才能让我们在话语体系上变得轻松自如起来,也才能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作品。最后,把政府部门想讲的与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形成一套“接地气”的话语体系,引发舆论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比如,2016年春节期间,星辰在线策划的新媒体春节特别报道《星城美》就是成功的探索。

  立足于“听得进”,讲好身边生动故事

  现阶段,正面宣传要立足于受众“听得进”,注重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正面宣传要用心用情做,让群众爱听爱看,不能搞假大空式的宣传,不能停留在不断重复喊空洞政治口号的套话上,不能用一个模式服务不同类型的受众,那样的宣传只会适得其反。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讲究语言艺术,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讲故事,是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2017年宁乡遭遇特大洪水,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红网组织力量,深入现场,详细报道了宁乡沩山祖塔村30余位村民怀着“说不定还有希望”的信念去救援被泥石流掩埋的村民,再次遭遇泥石流而导致多人遇难和受伤的事件。该系列报道推出后,迅速被新华网等100多家网站转载,“祈祷”“救援”“点赞”等热词刷屏网络,主流媒体权威发声引领了舆论关注焦点,有效地引领了舆论走向。 (作者系湖南省委网信办网络应急与网络舆情处副处长)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邓婷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