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星辰文艺|刘生发:我的乌石行
星辰在线2018-04-29

我的乌石行

——撰写于平江起义九十周年纪念日的前夕

  湖南省湘潭市乌石,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它因是彭德怀元帅的故里,而令千千万万的人向往。

  早在一九六一年七月,我们一群毕业于湖南一师的青年学生被分配至当时的湘潭专员公署,有幸来到湘潭市。我和我的几位平江籍的同学私下商议,趁着等待再分配的空闲去瞻仰乌石。但是,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乌石行只可能是深深埋藏在我们几位纯真的热血青年心底的美好的梦。

  将近半个世纪后,二OO八年十月,我们学校组织退休的教职员工共四十多人参加红色旅游,九日从家乡平江包专车动身,依线路先后瞻仰了花明楼刘少奇同志故居、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不辞劳苦,当晚摸黑赶到湘潭市市区住宿,因为我们计划第二天还要赶往乌石去。

  次日清晨,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登车出发,没有料到,因修路大车无法过去。这下,可急坏了我们每一位老人。好几位老同志打算租的士往返,但是因为我们是集体活动,不允许单个行动。而且,我们坚信今后一定有瞻仰乌石的机会的。

  就这样,我们恋恋不舍地带着遗憾离开了湘潭市。

  好不容易,我们终于盼来了这个机会。

  二O一三年四月十八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学校的退休教职员工又是四十多人专程来到了我们日夜思念的乌石!

  彭总故里张开双臂迎接我们,一进景点就由一位身着人民解放军军装的青年女导游引领我们先后瞻仰了彭德怀铜像,参观了彭德怀故居和博物馆,拜谒了位于乌石峰下的陵墓。

  在巍峨的铜像下方,学校工会老龄专干采取仰视的角度为我们部分老人拍摄了一幅极其珍贵的照片。


  在博物馆,我们见到了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的巨幅影视图像,无不感到十分的亲切,犹如就站立在我县天岳书院的大门前。

  给我印象最深而且让我最为伤感的,是彭德怀同志的陵墓。据有关资料介绍:它占地约1000平方米,墓体高约5米,宽7.4米,菱形构造;墓碑为黑色花岗岩材质,墓墙是花岗岩长城造型,暗喻彭德怀有棱有角的独特人格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墓地四周苍松翠柏,庄严肃穆;1999年12月28日,经中组部批准,彭德怀骨灰从北京八宝山公墓安迁到这里,完成了彭德怀生前归葬乌石家乡的夙愿,它成为伟人故里中鲜见的文化景观,为乌石革命纪念地增添了无穷的瞻仰魅力;2008年再次对墓体进行了更新,对绿化进行了提质改造,有效解决了墓地沉降问题,彭德怀墓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瞻仰者。

  那天,阳光洒满大地,墓碑前方鲜花簇拥,香烟缭绕,祭拜的人流络绎不绝。

  彭总,您的丰功伟绩和山川同在,您的高风亮节与日月争辉。

  我默默地伫立着,思绪万千,我要献上我的虔诚,献上我的崇敬,献上我的热爱!

  又过了两年多,二O一五年九月三十日,我作为平江二中党总支退协支部的负责人参加了县委老干部局组织的活动,再次来到了乌石。

  我用自己携带的相机请同行者从不同的角度为我在铜像前拍摄了一组单人的照片,回来后随即输入电脑,留作纪念。

  我又来到了彭德怀故居,这中囯南方普通的农舍;然而,谁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座绝非普通的农舍。

  我再次参观了彭德怀博物馆,又一次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我深情地眺望着乌石峰下的陵寝,见到的仍是缭绕的香烟,听到的还是祭祀的鞭炮声。

  不同的是,在景点入门处的左方,我见到了毛主席赠彭大将军的诗词: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字体龙飞凤舞。

  诗句字字千金。

  我沉思着——

  彭德怀,一个千古流芳的闪光的名字!

  彭德怀,一位横刀立马的永不屈服的战士!

  往事历历。我的“乌石行”将永远留存在我记忆的深处。

  今年的七月二十二日是彭德怀同志领导的平江起义九十周年纪念日。

  今天,我来到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来到彭德怀铜像广场,似乎又见到当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场景,似乎又听到上世记五十年代末彭总“我为人民鼓与呼”的雄浑的声音……

  我向着西南方那一块红色的土地深情地呼唤:

  乌石,我将会再次扑向您宽阔的怀抱,献上我的虔诚,献上我的崇教,献上我的热爱!

  二O一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平江二中

【来源:星辰在线】

编辑:乐先文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