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湖湘文化涵养长沙英烈 激励一代代长沙人奋勇前进
星辰在线2018-04-06

  星辰在线4月6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柳佳路)在跨度长达57米的湖南革命陵园英烈纪念墙上,一一铭刻着自辛亥革命以来到和平年代的近百年间为中华民族、为中国人民捐躯的近两万名烈士名单,何叔衡、杨开慧、雷锋、郭亮等长沙籍烈士的石刻雕像列在了纪念墙最中间,成为万名烈士的代表。

(湖南革命陵园英烈纪念墙。 资料图)

  缘何长沙历史上有这么多的英烈?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从孕育英烈的湖湘文化来看,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可概括为“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四个方面。湖南省文史馆馆员陈先枢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湘人精神,即“奋斗造桥”的精神,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即心忧天下、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操,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创新精神,勇于任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一位位长沙英烈也正是在湖湘精神的浸润中,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青史留名。

  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批批长沙人冲锋前。说到心忧天下、不怕牺牲,说到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第一个出现在脑中的烈士即是毛泽东之妻,出生于长沙县的杨开慧。

(杨开慧烈士雕塑。 星辰全媒体记者 岳珊/摄)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被军阀密探发现,当晚凌晨,80余人团团包围了杨开慧的家。她被逮捕时,连同8岁的儿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她带着长子毛岸英坐牢,面对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中共地下党和杨开慧的亲属们也四处营救,许多知名人士也出面保释。何健迫于压力,对下属交代:只要杨开慧同意登报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交保释放,其他问题都可不再追问。杨开慧则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零8天。

  除却不怕牺牲,湖南人更有“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一百多年前爆发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壮举。一批具有坚定革命意志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云人物,领导并参与了这场革命,其中长沙籍黄兴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位于长沙市黄兴南路步行街上的黄兴铜像。 资料图)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何叔衡也是湖湘精神“敢为人先”的实践者。1909年何叔衡受聘于云山高等小学堂,在教文史的同时也开始阅读外界新书,接触到孙中山倡导的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率先剪去头上的辫子,又动员周围的男人剪辫、女人放脚。1913年何叔衡进入长沙,虽已经37岁,却报考第四师范学校(翌年合并入第一师范)当新生。1918年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五四时期的著名青年团体“新民学会”,何叔衡作为年龄最大的成员加入且处事老练。1921年7月间,他与毛泽东在长沙同登一条轮船赴上海,参加中共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何叔衡化装去上海,翌年被组织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此时他年过五十,仍学通了俄语,以此研修革命理论。1935年初中央苏区陷落,组织上派便衣队护送他向闽西突围,不幸于2月14日在途中壮烈牺牲。

(位于宁乡沙田乡的何叔衡同志生平业绩陈列室。 星辰全媒体记者 刘佳/摄)

  正是英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今天的人们才有平静、幸福的生活。如今,湖湘文化的精神还在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英烈们的精神也将激励着长沙人在新时代奋勇前进。

点击进入专题

【来源:星辰在线】

编辑:陈诗雨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