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22日,“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这一天,吹着空调、吃着西瓜似乎是避暑首选。但在长沙城里,依然有很多人,坚持在路面或户外,和一年中的每一天一样,为了这座城市挥洒自己的汗水和青春。
为此,星辰在线特别推出《大暑·长沙一日》系列报道,10组记者奔赴不同地点,走访不同行业,写下不同故事。长沙一日,一如既往,因为有了这些坚守的身影和面孔,而显得分外美好。
星辰在线7月2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岳珊 实习生 符鹰)长沙,正午,气温超过37摄氏度,街道旁的店面或是大开空调解暑降温,或是直接关门歇业。而位于岳麓区新民路街道的一处店面,没有空调降温,没有门帘遮阳,在高温下仍然开门营业。
张坛大哥是这家修理铺的店主,这十五年,他既是老板,也是店里唯一的修理匠。平日里,客人很少,通常只是把要修补物件留下,就匆忙离开。张大哥则必须在客人回来之前完成“生意”。他说,十几年来就是凭着手艺来生活的,以前有不少人来请他修东西,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少了。
即便是客源稀少,“生意”平淡,再加上烈日高温,张大哥也总是很认真地对待这份赖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十几年来周围居民几乎换了“一轮”,他始终如一日地为新老客户修补好他们的鞋子、车胎……
店中的修理器械、电机都是十几年前的老产品。老店、老机器、老手艺,一同度过了十几个酷热难耐的夏天。他一边工作,一边和星辰全媒体记者闲聊。张大哥说,如果有份更好的工作,他也许就不做修理匠了。但是小区里有几户老人家常常请他修补物件,也有人常来找他配个钥匙,闲来无事还会来唠唠话,年过半百的他也就没想过要“改行”了。
尽管每年夏天都有这么一段骄阳似火的日子,张大哥却没想给自己的店面安装空调或者门帘,热了也只是坐在店铺里面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我家是农村的,平常也不会回去。来城里租了房子,开这个店铺。你是不知道,这间店面的租金那可贵啊……”他说,开这间修理铺“没钱赚”,光租金一年就要三万多。家里人要帮忙照顾孩子,就没有来帮忙。
“年年都是这么热的,习惯了。反正我凭手艺和良心做事情就可以了。只要能养家糊口,我就心满意足了。”做完手上的“生意”,张大哥伸了个懒腰。
(长沙城里的修理匠张坛。)
(张坛说,十几年来就是凭着手艺来生活的,以前有不少人来请他修东西,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少了。)
(正在修理自行车的张坛。)
(修鞋也是不在话下。均由实习生 符鹰 摄)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