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征文⑨丨李敏:毛泽东第一首军旅诗词
星辰在线2017-09-25

  编者按: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90年前的一声霹雳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打出属于自己的旗号——工农革命军,设计制造出属于自己的旗帜——镰刀斧头旗,确立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这一声霹雳响,为中国共产党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也是毛泽东同志领导发动秋收起义9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中共长沙市委组织部、星辰在线拟于9月至10月在长沙党史网站和长沙党史、长沙党建微信公众号、星辰在线网等平台上开辟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专栏。

  如今回顾和研究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旨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贡献,弘扬秋收起义百折不挠的精神,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凝聚精气神。

  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征文⑨

  1927年9月9日,酝酿已久的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在浏阳白沙首战告捷后,毛泽东高兴地说:“白沙之战是旗开得胜”。随后,又豪情满怀,奋笔写下《西江月•秋收暴动》: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这是毛泽东的第一首军旅诗词,也可以说是毛泽东“马背上的行吟”的一系列史诗性传世名篇的开篇之作,是中国革命里程碑上的经典碑文。

(秋收起义中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幸存人员在1937年部分合影(毛泽东二排左三)。)

  此作以“西江月”为词牌名,采用赋的艺术手法,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将叙事、说理、抒情融为一炉,“易”中见深,“平”中出奇,具有鲜明的纪实特色。

  1956年8月,谢觉哉撰写的《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刊载于《中学生》杂志,第一次将毛泽东的这首词公之于众。

  1957年7月,《解放军文艺》刊载邓淑萍《读毛主席诗词的一点感受——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周年作》一文,再次向读者介绍了《西江月•秋收暴动》。之后,《毛泽东诗词》油印本等内部印刷品也有体现。

  1986年,为纪念毛泽东逝世1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选》,共收诗词五十首,分正、副编,正编四十二首,副编八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属副编八首之一,且根据毛泽东的修改抄件正式公开发表。即: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均由作者供图。)

  以《西江月·秋收暴动》为开端,毛泽东的诗词不再是单纯摹景抒情,而是转入纪实,走向战争。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运用他所擅长的填词,一共创作了11首词(包括《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真实记录他所亲历、所领导的战争风云。这是毛泽东思想处在探索阶段,他的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他诗词创作比较集中的一个时期,形成他一生诗词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纵观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以及毛泽东的所有诗词作品,《西江月•秋收起义》具有独特的史诗价值和划时代的精神价值。(文/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敏)

点击进入专题

 

作者:李敏 编辑:宋舒悦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