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评论】抗洪者说⑯
浏阳河入湘江最后一道弯上的朝正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1998年朝正垸溃垸,轰动一时,朱镕基、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都曾赴朝正垸视察灾情。作为一名在水利战线上工作20多年的工程师,对这份经历记忆尤深。万亩朝正垸,后来成为长沙最大的城中村。因历史原因,这里仓库与民居混杂;大部分道路、用电、通讯及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处于乡村等级,远远达不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等级的要求。
6月下旬,长沙连续普降特大暴雨,多次出现3小时连降100毫升的雨量,这是特大暴雨强度的标志,通过雨情初步判断汛情,一种预感袭来,今年可能会有大的汛情!洪水是来得如此猛烈,浏阳河水位猛蹿,迅速地突破一个个历史水文记录,手机上不断地刷新出各地洪水泛滥、房屋被淹的消息,我意识到最紧张的时刻来了。
险情就是命令,我绝不容许朝正垸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发生溃垸事件!我对我们自己建设的防洪大堤有信心!
29日晚上外面倾盆大雨,外河水位骤涨至37.02米,我召集项目部的所有同事集合部署工作分工,连夜将朝正垸片区的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落实任务,迅速安排挖掘机、推土机十余台待命,按照50米宽的间距安排人员巡视堤脚低洼地带。随着水位不断上涨,浏阳河上已经是一片汪洋,两岸城市一片灯火通明,到处都是雨声,喇叭声,所有的人都在马不停蹄地奔跑着,很多人都是附近周边街道的同志,戴着红袖套的志愿者,平常素昧平生,此刻都在热血沸腾地奔喊着报告情况、提醒安全……
浏阳河水位不断地刷新历史记录,不断地冲击堤顶。
顶住!顶住!顶住!站在大堤上的我们只有这一个信念。
一直持续到7月2日,我和项目部的同志组织施工单位调集施工机械和防汛物资处理十八墩堤段局部管涌,并对堤脚低洼地段进行紧张有序的进一步的回填施工,晚上大家饿了吃泡面,累了就伸腿躺一会,没人敢松懈,生怕出现大的险情。
3日0点外河水位达到洪峰39.51米,高出98年洪水位0.33米!3日凌晨3点左右,我带领两个同事进行全线巡查,刚刚离开工地,我的手机响了,堤委会王主任反映有管涌出现,最高水位的任何异常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我立即从项目部赶到现场,只见外滩水中一个漩涡,垸内多处出现大量渗水,立马判断漩涡处有跌窝形成,危险系数极大,我迅速报告市防指,简单汇报险情和抢险思路,在市区两级防指的大力帮助下,迅速制定前堵后压的处险方案,通知电力部门迅速切断高压电源。
“鸭嘴新堤出现险情,请各个标段的应急队迅速集结来现场抢险!”“请交通组的同志迅速疏散堤上车辆,确保抢险通道畅通”,很快,上十台挖机高举着长臂,吭吭吭地从两翼来到了现场,十几台环保汽车拖着块石、砂卵石来到现场,按照抢险方案,一边安排六台挖机利用现场砖渣在垸内对管涌点进行反压为前堵争取宝贵时间,一边用碎石和砖渣迅速填修了一条抢险通道,逼近漩涡,最后采用棉被和块石将跌窝进行封堵,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该处险情被成功排除。7月3号起天气转晴,洪水不再上涨,略有回落,大堤安全挺过洪峰。
朝正垸挺住了!朝正垸挺住了!朝正垸挺住了!
公司主要领导认为我在堤上连续多日没有正常休息,要求我回家。下午2时左右,我带领前来交接值班任务的办公室同事在堤上进行了一遍巡查,并交待险工观测点,三人走到临山撇洪渠附近时,看到一块斑驳的警示石碑,碑上粗略记载了1998年溃堤的历史资料。我望着一片浑浊的浏阳河,心中感慨,庆幸的是今年的抗洪护堤是有惊无险,安全度汛;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各级更加重视公益基础设施,共建一片祥和乐土。(文/张庆武 作者系长沙市水利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